摘要:艺术家们一生留下的原创作品数量是非常有限的,对于国内外庞大的收藏群体而言,收藏家每入手一张,市面上就减少一张,艺术品独特的稀缺性和独创性决定了其投资价值。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整体提高,普通民众的文化消费需求被激发,包括书法、绘画等在内的普通文化收藏品将大行其道。长久来看,普通民众投资者才是文化市场的消费主体,而这个需求蕴藏着巨大的艺术品市场发展潜力。
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,中国艺术品市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。然而从2011年年底开始,市场上升发展的能力在徘徊,特别是近两年,市场的拓展由徘徊变成了一种疲态。
艺术品市场的生态发育停滞不前,以画廊业——拍卖业——博物馆为金三角的市场价值建构体系未能建立,画廊业赢利能力低下并被市场边缘化的生存状态一直未能改观,拍卖业一直独掌艺术品市场,随着拍卖业的能力发挥的几近淋漓尽致,再拓展的能力极其有限,但集难、结算难,拍假与假拍的老大难问题依然未能解决,在我国并没有具有公信力的估价机构,也没有形成具有共识的定价机制。市场的管理体制、监管能力与水平、政策法规与环境建设等也没有新的突破。
任何投资都有风险,艺术品投资也是如此。而平台化的最大功能便是整合资源、管控风险。在当下,中国艺术品市场所面临的问题多且短期内难以解决,相应的监管及资产支撑体系(如确权、鉴定、估值、集保等问题)缺失较为严重,在这种情况下,全国或大范围进行相应的资产化实践,在没有大的政策与体制取得突破之前,是难以想象的。所以最为现实又具操作性的措施是,聚合优势资源,在一定的时空内,实践“点”的突破,即就是通过平台化,在一个“点”上,通过整合优势资源,解决存在的问题,取得艺术品资产化、金融化业务上的突破性进展。当前的不少创新实践,证明了平台化的科学性与可实施性。
平台化的最大价值就是它的“公信力”,而“公信力”的建立是在三公原则:公开、公正、公平的基础上的。所谓平台化,就是一方面上游连接金融体系与资本市场,另一方面下游连接有投融资需求或金融服务需求的企业、机构或个人,通过整合社会资本及相应的资源与客户,在产业与市场支撑体系的支持下、保障下提供规模性、专业化的资产与金融服务的平台。艺术品在目前,只有这种平台化的服务,才能真正实现艺术品资产化、金融化,从而可以达成方便、快捷的艺术品资产流转,促进艺术品市场的良性循环发展。
Copyright © 2017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阿特多多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