浙江新闻网:中国的梵高——《沙耆艺术与人生》品鉴沙龙在杭州举行-阿特多多 

帮助

首页 > 新闻资讯 > 媒体报道 > 浙江新闻网:中国的梵高——《沙耆艺术与人生》品鉴沙龙在杭州举行

浙江新闻网:中国的梵高——《沙耆艺术与人生》品鉴沙龙在杭州举行

2016-08-09

中新浙江网8月8日电(胡丰盛)“曲则全,枉则直,洼则盈,敝则新,少则得,多则惑。”疯了的沙耆曾经这样说过。沙耆是一名精神病患者,但更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。8月7日,继2014年沙耆诞辰百年纪念活动后,浙江杭州举办的《沙耆艺术与人生》品鉴沙龙上,来自全国各地近百位艺术、投资与收藏界人士汇聚于此,向这位伟大的艺术家致敬。

沙耆(1914~2005),浙江鄞州沙村人,被誉为“中国梵高”。

20世纪三十年代,沙耆曾留学比利时。期间,他曾与毕加索同场参展,作品《吹笛女》被比利时皇太后收藏,成为当时颇具影响力的画家。1946年,沙耆因精神疾患问题回国独居乡村。他一生孤独,但对艺术挚爱之火永不泯灭,晚年更是达到了“衰年变法”(邵大箴)的艺术境界。

然而,这样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画家,却曾几乎被人遗忘。

“沙耆回国后之所以被遗忘,是因为人们以为他去世了。”上海戏剧学院王邦雄教授是沙耆研究专家,他说,沙耆得了精神病后,绘画成为其艺术生命延续的手段。

“父亲(沙耆)晚年作为一位逻辑思维混乱的精神病艺术家,其形象思维能力未被精神疾患所影响。”沙耆的儿子沙天行先生在沙龙中谈到,沙耆晚期作品中依旧显示出坚实深厚的造型功力,并且更注重空间层次与色彩调子的单纯表现,表达内心强烈的情感。

如今,“沙耆热”起,人们开始渴望读懂他的生命热度和艺术激情。

著名旅法艺术家陈伟农先生认为,沙耆奇特的人生经历使其的艺术造诣兼具了塞尚的结构、梵高的激情、高更的色彩,三者兼而有之。

“疾病对于沙耆是一把双刃剑,人生落败是它,艺术成就也是它。沙耆的特立独行,使他的思想自由,使他对现实可以真实地批判。”陈伟农认为,沙耆各个时期的画作涵盖了写实主义、印象主义、表现主义和野兽派等各种绘画风格,是艺术集大成者。

“很多理性的艺术家都要考虑画什么题材,而沙耆的绘画不受这种束缚,这让他获得了绘画的纯粹性。沙耆的绘画从社会学、历史学、人类学到病理学都有研究的价值。”王邦雄也指出,沙耆的一生横贯了整个西方美术史,是个奇特的个案。

据悉,此次“沙耆艺术与人生”的品鉴活动由浙江阿特多多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主办。

合作伙伴

Copyright © 2017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阿特多多 版权所有